【亲历者说】
干好干坏不一样了
讲述人:刘友存 (株洲湘火炬火花塞有限责任公司原工会主席)
▲ 刘友存 俞强年 摄
春雷阵阵。刘友存记得,1979年起,公司起死回生,从此迸发出一飞惊人的力量。
株洲湘火炬火花塞有限责任公司创立于1961年,前身为渌口内燃机配件厂,隶属农机部。
改革开放前,公司暮气沉沉。领导经常挨批斗,没有心思搞管理,员工军心涣散,不知道怎么干,“干的不如看的,看到不如捣蛋的”,这描述了当时工厂的混乱状态。
“干得多和干得少都一样,干得好与干得坏没区别。”刘友存说,大家吃大锅饭,工作积极性不高。当时,公司有七八百员工,一年生产的火花塞约600万只,其中不少不达标,还浪费了人力物力。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株洲全心投入“四化”建设。刘友存回忆,当时公司实行“产品到人,质量到人,设备保养到人”的管理机制,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力。“当时有个铸胚班组,大多数是青年女工,为了不让干活时打瞌睡,就在脚下放了一盆水,两脚放在盆边上,一打盹,脚就掉进了水里。正是这样的激情和干劲,到年底,公司年产量突破2000万只。”
公司重获新生,由弱转强,成为上海通用、长安福特、雅马哈等知名汽车、摩托车及小型汽油机生产厂家的重点配套供应商。如今,该公司发展成为年产能达2亿只的国内火花塞专业研发、生产和点火系统制造基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