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大道与李汜路交叉口,行人不走地下通道横穿马路(全媒体记者 刘平 摄)
12月1日,芦淞区机场大道与李汜路的交叉路口开始对重中型货车实施限时通行举措,每天早上6时30分至晚上9时30分时段禁止重中型货车通行。货车通行受到了限制,货车扰民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然而住在董家塅街道南华社区新河村的居民发现,路口处明明设有地下通道,但行人横穿马路现象依然突出,存在安全隐患。
记者核实:4分钟内,5位老人不走地下通道
1日,记者来到机场大道与李汜路的交叉路口,这里安装有信号灯,机场大道为双向六车道,李汜路为双向两车道。李汜路路口设有斑马线;机场大道路口未设置斑马线,设有一条地下通道。地下通道出入口位于路口边人行道上,出入口前均竖有地下通道标识牌,非常显眼。
上午9时40分许,记者在路口处对横穿马路现象进行了观察。在4分钟内,先后有5个人未走地下通道,而选择直接横穿机场大道。5人均为老年人。
机场大道与李汜路交叉口近期已发生2起交通事故,均与行人随意横穿马路有一定关系。10月26日晚上,一名老人在该路口处横穿机场大道时,被一辆外省半挂牵引车撞倒,不幸身亡。11月26日,该路口处再次发生悲剧。当天中午12时30分左右,一名卖完菜赶路回家的老人挑着菜筐横穿机场大道,遭一辆满载砂石的重型货车碾压,不幸身亡。
地下通道近在咫尺,部分市民为何偏要横穿马路?几位横穿马路、接受采访的老人表示,走地下通道绕路,要上下楼梯,还担心通道内光线暗、地面湿滑,而直接从马路上通过可节省时间。
市民声音:采取有效措施,规范行人过马路
行人随意横穿马路现象还体现在不遵守信号灯方面。在11月17日公示的10月份全省城市道路交通秩序6项重点指标测评结果显示。我市行人遵守信号灯率为86.5%,低于全省各地行人遵守交通信号灯率平均值88.9%。
“修建地下通道,目的就是为了让行人安全过马路。但遗憾的是,一些行人我行我素,无视地下通道的存在。”针对行人不走地下通道的现象,住在附近的居民李女士认为,随意横穿马路是十分危险的行为,也是不文明的行为。建好的地下通道成了摆设,也是对公共资源的浪费,横穿马路与过往车辆抢道,给道路添堵不应该。
另有路边居民建议,在城区未设置斑马线的路口,在行车道与人行道之间加设隔离栏,阻止行人通行;希望有关部门能制定有效措施,对随意横穿马路、不走地下通道、行人闯红灯等行为予以劝导或处罚。(株洲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平)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查看全部